【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2025年3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2025年春季学期的第三场数字金融workshop。本期workshop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北大数字金融中心研究员胡佳胤主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Fisher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Sergey Sarkisyan担任主讲嘉宾,分享了题为“Digital Payments and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与Pauline Liang和Matheus Sampaio合作)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数字支付、货币政策传导、银行市场势力等方面。该研究探讨了数字支付系统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和结构建模的方法对巴西即时支付Pix系统展开研究,发现Pix通过削弱银行的市场势力,使存款利率对政策利率变化更加敏感,从而增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四十余位老师和同学参与了本次workshop,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积极互动。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随着数字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体系的市场力量正面临挑战。数字支付促进了存款账户之间的交易,可能改变了存款对利率的弹性,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Sarkisyan教授的研究聚焦于巴西中央银行于2020年推出的即时支付系统Pix,分析其如何通过降低银行的市场力量,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这不仅揭示了数字支付对银行存款市场的影响,还为理解数字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设计提供了重要洞见。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展开全文

巴西的Pix系统自推出以来迅速占据主导地位。Pix系统的推出迅速改变了巴西的支付格局。截至2024年初,超过86%的成年人活跃使用该系统。Pix通过二维码或手机触控实现即时转账,每日交易无限制,且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这种高效、低成本的支付方式不仅推动了零售支付市场的数字化,还显著降低了银行的市场力量。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Sarkisyan教授分享到,Pix的普及使得银行的存款利率对政策利率变化更加敏感。当中央银行提高政策利率时,银行不得不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存款利率,从而导致贷款利率上升和贷款量下降。这一现象表明,数字支付通过削弱银行的市场力量,增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进一步地,Sarkisyan教授的研究结合了动态银行模型和巴西的实证数据,深入分析了Pix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具体影响。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实证分析显示,在Pix普及率较高的地区,银行的存款利率对政策利率变化的反应更为显著。具体而言,政策利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Pix普及率较高的地区的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幅度更大,而贷款量的下降幅度也更为明显。这种现象验证了数字支付通过降低银行市场力量,增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研究还发现,Pix的引入显著降低了银行的市场力量。在Pix普及率较高的地区,银行的存款市场力量下降了约30%-50%,贷款市场力量下降了约10%-50%。这一结果表明,数字支付不仅改变了银行的存款行为,还对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Sarkisyan教授还介绍了一个动态银行模型,用以估计数字支付系统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模型的核心在于分析数字支付如何通过降低银行的市场力量,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模型包括四个主要部门: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政府设定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经济。家庭部门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并在每期选择将财富分配到现金、债券或银行存款中。企业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函数,在每期选择从银行借款、通过债券融资或不借款。而银行同样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函数,并选择存贷款利率。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Sarkisyan教授随后分享了他们基于模型估计做的系列反事实分析。包括评估在没有Pix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量化Pix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中有多少是通过存款渠道实现的,确定Pix是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速度和持续性,以及评估Pix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支付通过降低银行的市场力量,增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Pix的引入使得银行的存款利率对政策利率变化更加敏感,从而导致贷款量下降更多,而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降低银行的市场力量。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三讲 | Sergey Sarkisyan: 数字支付与货币政策传导

Sarkisyan教授的研究不仅为理解数字支付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数字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他强调,尽管数字支付提升了货币政策的效率,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金融稳定风险,需要监管机构密切关注。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Pix对银行盈利能力、批发融资以及不同规模企业贷款的影响。此外,Sarkisyan教授计划进一步探索数字支付对银行市场势力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在不同经济环境中的适用性。

在讲座过程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胡佳胤、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肖亚军等围绕数字支付的机制、模型参数设定、数字支付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比较,以及数字支付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等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Sergey Sarkisyan 是俄亥俄州立大学Fisher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Sarkisyan 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金融中介、货币政策和支付技术。他最近的研究探讨了支付技术如何影响银行存款市场和货币政策。他的两篇研究分别在金融学顶刊Journal of Finance 以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R&R。他的研究曾被The Economist和The American Banker报道。

(整理人:蔡睿思)

2024年秋季学期数字金融Workshop讲座回顾:

2024年春季学期数字金融Workshop讲座回顾:

(第七讲回顾 | Alexi Savov: 未保险存款、利率风险和银行流动性风险)

2023年秋季学期数字金融Workshop讲座回顾:

2023年春季学期数字金融Workshop讲座回顾:

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邀请到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与专家,和大家分享各自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平台经济等领域的前沿研究。Workshop的参与老师主要有黄益平、沈艳、黄卓、徐建国、谢绚丽、余昌华、王勋和胡佳胤等。每次讲座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面向对数字金融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高校师生。讲座将在北大国发院官网和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公众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持续发布每一次讲座的最新信息,欢迎大家参加。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公众号(idf_pku)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成为学术界引用率最高的测度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心研究团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风险与监管研究”。中心还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都分别组建了联合课题组就中国数字金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