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亿美元数字货币被盗!这家交易所损失金额创历史新高!
数字货币被盗金额创历史新高
近日,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Bybit被黑客入侵,攻击规模巨大,总资产价值超过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的逾40万ETH和stETH被转移至未知地址。
此次黑客攻击破坏了Bybit的冷钱包,这是一个为安全而设计的离线存储系统。该攻击改变了智能合约逻辑并隐藏了签名界面,使攻击者能够控制ETH冷钱包。此次黑客事件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盗窃事件,超越了伊拉克中央银行盗窃案(约10亿美元)。
金融企业数据安全隐藏着哪些威胁?
数字货币被盗事件不仅直接导致资金损失,还暴露了金融企业隐藏的数据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1. 私钥管理不当
私钥是访问数字货币的核心凭证,许多企业将私钥存储在本地设备或未加密的云存储中,容易被黑客窃取。私钥泄露导致数字货币被盗,且难以追回。
2. 智能合约漏洞
智能合约代码存在漏洞,黑客利用漏洞窃取数字货币或操纵交易。造成资金损失和合约功能被滥用。
3.内部人员威胁
员工或前员工利用权限窃取私钥或篡改交易记录。内部人员作案隐蔽性强,难以防范。
4.网络攻击
黑客通过钓鱼攻击、恶意软件、DDoS攻击等手段入侵企业系统,窃取数字货币或敏感数据。
展开全文
金融企业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加强私钥管理:使用硬件钱包或多重签名技术存储私钥。避免将私钥存储在本地设备或未加密的云存储中。
智能合约安全:在部署前对智能合约进行严格的安全审计。使用形式化验证工具检查合约代码。
内部人员管理:实施最小权限原则,限制员工访问敏感数据。定期进行员工背景调查和安全培训。
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恶意软件防护工具。定期进行渗透测试,发现并修复漏洞。
部署私有化办公系统:(最可靠)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比如吱吱私有化办公系统,它支持企业主完全控制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使用,避免数据在公有云环境中被第三方访问或滥用。它还独创了双服务器部署方案:当在外部设备试图访问企业数据时,必须经由公网服务器进行中转与代理,而非直接触及本地服务器,巧妙地降低了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
除此以外,它还提供特色聊天防泄密功能,比如阅后即焚、截屏提醒、水印保护、风险操作日志上报、双向消息撤回、文档加密等,能够有效防止内部员工有意或无意的泄密行为,保证通讯内容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当然,作为一款企业办公软件,吱吱也有成熟的办公配套功能,比如组织架构管理、考勤管理、OA审批、文档协同编辑等,能够一站式满足企业高效沟通和数据安全保护的双重需求。
评论